总书记强调,社会工作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,事关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。当前,房山区大力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与社会工作机构建设,相关力量已覆盖行业部门、基层所站及社区(村)。面对复杂多样的服务群体和工作环境,他们始终秉承着人民至上的信念、服务的是群众需求、维护的是社会稳定、巩固的是党的执政基础。
懵懂启程:初入社工天地
2019年,李斯格加入到社区青年汇队伍,开启了意义非凡的社工之旅。当时,面对全新且复杂的工作环境与职责,她的内心交织着兴奋与紧张,同时也带有些许迷茫和不安。但她骨子里的那股韧劲被激发,翻阅指导文件,逐字逐句研读,精心梳理工作思路。在日常工作里,她积极向同事请教,主动与青年交流,努力拉近彼此的距离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斯格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工作定位,顺利融入工作角色。在这期间,她惊喜地发现,身边还有39位志同道合的伙伴,分布在全区的35个社区青年汇站点。这些站点如同一个个青春的能量场,而他们共同组成的青年汇社工队伍,就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不断成长,实现自我价值。多年来,社区青年汇积极开展城市融入、学习培训、志愿公益等八大类丰富多样的活动,广泛吸引服务着身边的青年,社区青年汇的朋友圈不断扩大。
磨砺进阶:从青涩到独当一面
在社工岗位的摸爬滚打中,李斯格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蜕变,从当初社工工作新手,成长为能够独自策划、组织各类活动的业务骨干。在服务“小哥”群体时,为了与他们建立联系,李斯格不辞辛劳,采用了最为原始的“扫街”方式,穿梭在商场、菜鸟驿站及网点营业部等“小哥”聚集的场所。尽管一开始,李斯格得到的多是“没时间”“不感兴趣”这样的回应,但她从未气馁,经过反复沟通交流,他们互加了微信、组建交流群。此后,李斯格定期在群里发布活动信息,让“小哥”逐渐了解社区青年汇。针对“小哥”子女缺少陪伴这一现实问题,李斯格依托小哥加油站,精心策划开展了“情满中秋,亲情陪伴”活动,并策划推进了“新兴青年群体子女关爱服务”项目、“寒冬送温情”项目。通过这些活动,“小哥”及其家属感受到了社区青年汇的关怀与温暖,对青年汇的态度也从最初的陌生、抵触,转变为认可与支持。如今,社区青年汇已和“小哥”群体建立了稳固的联系,通过他们之间的口口相传,越来越多的“小哥”主动表达了参与活动的意愿。这段经历让李斯格深刻认识到,只有精准把握青年需求,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,才能真正走进青年的内心,为他们营造一个温暖的“家”。
困境破局:挫折中的重塑与成长
在工作中,李斯格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挑战。在开展“分小萌”垃圾分类项目时,有位大爷带着满满一袋装有各类杂物的垃圾前来,还没等上前劝导,大爷就随手将垃圾袋丢进了垃圾桶,抛下一句“你们就是闲得慌!”便扬长而去。那一刻,李斯格的内心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,情绪瞬间跌入谷底,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。但她深知,垃圾分类对于基层治理意义重大,是一件不容忽视的“关键小事”。于是,李斯格迅速调整心态,坚定信念,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垃圾分类活动中。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,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进来。当初那位大爷,也在李斯格和其他参与者的坚持与努力下,逐渐被打动,态度从最初的冷漠抗拒,变得热情友好。这次经历让李斯格明白,面对挑战与困惑时,要善于向同事寻求支持,积极分享工作经验,学会管理情绪,认真记录工作中感悟与成长历程,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、提升能力。
奔赴未来:同筑社工梦
在社工的征程中,李斯格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身边还有39位并肩作战的伙伴。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背景,有着各自独特的故事,但都怀揣着同样炽热的梦想与坚定的目标——用真情的付出,吸引、凝聚、服务身边的青年,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。未来,在团区委和区委社会工作部的引领与帮助下,社区青年汇将进一步融入基层,深入青年。他们将充分利用共青团“青聚好邻居”、青春集市、青年夜校、社区青春行动等一系列优质品牌项目,依托社区青年汇平台,汇人心、汇共识、汇智慧、汇力量,用心讲述房山青年的动人故事,为推动房山区社会工作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